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0898-08980898
pc首页幻灯2 pc首页幻灯1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新澳门·游戏(中国)官方入口。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新澳门游戏

0898-08980898

地址:广东省新澳门·游戏(中国)官方入口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80-011-0888

邮箱:admin@gx-image.com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新澳门游戏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红安:红色热土筑梦“三农”谱华章

更新时间:2024-03-14 23:59:32

  红安:红色热土筑梦“三农”谱华章2023年,红安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黄冈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为统领,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与全省发展大局、黄冈市重点工作任务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农业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面貌大为改观。近年来,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22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进位明显县”“2022年度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进位明显县”,脱贫成效省级考核连续5年获评“好等次”。

  每天直播2小时,日均销售300单。去年“双11”期间,中经优选抖音直播间,红安苕系列产品销售火爆。主播“王七亿”说,不少粉丝都是冲着“红安苕”品牌而来。

  苕,湖北方言对红薯的俗称。红安位于北纬31°黄金种植带上,产出的红薯皮薄肉红品质好。红安苕被评定为全国首个甘薯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能够成为网红产品,得益于“红安苕”品牌价值的提升。目前,红安共有60多件红安苕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56个红安苕产品商标、3个绿色食品标志,“红安苕”品牌价值高达40亿元。

  这也是当地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效的缩影。近年来,以红安苕为主的红安“1+5”特色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政策给力。研究出台《红安苕产业链实施方案》《红安县红苕产业奖补方案》《红安县蔬菜、花生、中药材、茶叶、油茶产业链实施方案》和《红安县2023年蔬菜、中药材、茶叶、油茶产业链奖补方案》,整合资金5000万元新澳门游戏网站入口,用于“1+5”产业链政策奖补。每条产业链明确一名县级负责人牵头,组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全县从事以红安苕为主的“1+5”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市场主体1902家,为初级农产品原料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发力。加强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省农科院及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成红安苕组培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年产脱毒种苗3亿株以上,实现脱毒种苗全覆盖;开展红安苕种植地方标准制定,以及红安苕品种登记,让种苗合法化;发挥“湖北省薯芋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优势,开展红安苕营养理化分析和食品品鉴推介。创建红安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红安苕创新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8个,培养领军人才团队3个,研发红安苕各类产品120多个。全面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现场观摩与专家授课,培训专业技术骨干1万多人次。

  龙头聚力。研究制定《红安县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2021—2025年)》,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以将乡红(湖北)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成功申报红安苕产业链联合体,以老君眉茶场为龙头成功申报了茶叶产业联合体,重点扶持长青合作社和伟杰现代农业公司、老君眉茶场和金牛山合作社等一批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多龙头、强产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融合助力。坚持“三链同构、三专协同、三产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80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规上企业39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39.23亿元。老君眉、御品、明创、薯乐、润康等10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标准农产品直供示范基地。围绕大别山旅游公路、将军公园、共同缔造示范点,扩大红苕种植规模,实现景区——基地一线串珠,把红色文化、绿色康养、金色产业有机融合,唱响红安苕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广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营销模式,打造红安苕电商销售“明星网店”“红安苕网红”,打开销路、提高销量。加大红苕产地保鲜储藏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客、货、邮一体融合发展,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红安苕产品的全季节供应。

  2023年,以红安苕为主的“1+5”特色产业种植总面积达115万亩,总产86万吨,总产值突破80亿元。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红安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新澳门游戏网站入口,紧扣“三条线”,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腰包更“鼓”了。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五大机制”不断完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87户690人全部对接帮扶措施。

  全面落实大病专项救治,共完成30种大病专项救治3422人;坚持全面履约,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04044人,签约率100%;2023年度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就医的政策范围内费用经基本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倾斜救助后,报销比例达97.09%。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县学生总数79331人,无一辍学失学。

  选派97家县直单位共668名干部到13个乡镇全覆盖开展驻村帮扶。全县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6593元,同比增长1903元,增长12.95%,特色产业带动脱贫户的比率达99.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带动脱贫户的比率为99.2%。

  以供应链思维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引导市场主体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全县1092家红苕和野菊花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市场主体,联农带农12万户。

  发展订单农业。成立农发集团等乡村振兴平台公司,组织红苕种植市场主体与外地客商签订订单28单,总签约量达30.3万吨、金额13.6亿元,带动农户8.2万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依托龙头带动。依托瑞沣种植养殖合作社、湖北盛联光电,组织杏花乡以长山片区4个村,流转土地5000余亩,发展红苕、香菇等特色产业,带动230户群众“家门口”就业致富,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依托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与华润三九医药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合同,实行野菊花“四全”经营方式(全订单种植、全保护价收购、全仿生态种植、收购网点全覆盖),300多家市场主体订单种植红安野菊达到6.6万亩,1.6万余脱贫户每户平均增收过千元。

  发展光伏产业。管好用好光伏基地,在光伏发电帮扶项目中,自2017至2023年,已累计拨付收益4.12亿元,覆盖带动全县96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和全部脱贫户,村级收益80%用于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收入稳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185家,其中示范级别的有106家;在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录入864家家庭农场,其中示范级别的有110家。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会同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推进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023年申报成功30个村实施项目,项目资金共计1800万元,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到5万元。2023年全县39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全部超过10万元。

  强力化解村级债务。采取经营性债务剥离、不实死亡债务核销,落实减免政策、清收债权、发展集体经济、争取帮扶、债权人减免等方式进行村级债务化解,2023年11月全县村级债务化解进度达到100%,全部清零。

  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把乡村建设好,才能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红安打出“组合拳”,为村庄“提气增颜”,留住“最美乡愁”。

  科学规划。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挖掘特色资源,强化规划引领和运营管理,引导乡村分类发展,重点打造了2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因村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红色旅游、精品民宿等乡村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

  华家河镇入选全国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七里坪镇入选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拟命名名单。杏花乡百罗村、七里坪镇贡家河村、高桥镇王德湾村、二程镇西林村新澳门游戏网站入口、觅儿寺镇尚古山村、上新集镇石古岭村6个村入围“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城关镇七峰村、华家河镇祝楼村、杏花乡长兴村、七里坪镇袁英河村4个村入选湖北省2023年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名单,“忠诚八一”“英雄盐店河”“亮剑程河”“大爱长丰”4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加快建设,着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湖北样板”。

  整治环境。围绕“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补短板、创示范”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将每月26日确定为清洁乡村日,以村(社区)为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持续扎实开展卫生大清扫、环境大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195675人次,投入资金1000万余元,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853.28吨,清理村内沟渠近200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49吨,清扫乡村道路近3000公里,种植绿化树苗337100余株,清除村庄乱搭乱建1034处,清除违章广告破损、污损宣传标牌3238处。

  7200户农村户厕的建改工作全面完成,3处(235户)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一体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全面完工。

  党建引领。开展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建立44名县级干部包乡联村,97名县直部门“一把手”蹲点帮扶的责任体系。深化“个十百千万”工程,在全县打造1条以上基层党建示范带,组建10个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党委,因地制宜建设486个塆组“红星之家”,推进1万余名农村党员挂牌联户。全面推行组织设置、党员管理、村民自治、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五进塆组”党建工作模式,在中心塆组设立党小组1664个,推选党员中心户3268户,选聘“两长四员”15324名、“红管家”1728名,累计为群众办理业务7.5万件。

  深化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推广塆组理事协商制、村民自治积分制、服务事项清单制、党员挂牌联户制“聚心四制”,探索建立“爱心食堂、爱心课堂、爱心超市、爱心工坊”,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难、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农村快递收发和物资采购难、农村闲置劳动力家门口增收难等难题。聚力打造“红色家风”观音阁、“绿色产业”小丰山、“绣活传承”龙王山等100个“党建+”示范村,建成36个村史馆、14个生活馆。

  2023年,红安县乡村旅游亮点纷呈:七里坪镇入围第五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推荐名单,熊家湾田园谷、红安亮剑博览园新晋国家3A景区;八一、盐店河村等5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联合湖北红安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开展红色研学、发展红色经济,累计培训学员4.8万人;省文旅厅确定红安为2024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承办单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红安、走进红安、支持红安。(湖北日报)

红安:红色热土筑梦“三农”谱华章(图1)

红安:红色热土筑梦“三农”谱华章(图2)

  2023年,红安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黄冈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为统领,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与全省发展大局、黄冈市重点工作任务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农业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面貌大为改观。近年来,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22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进位明显县”“2022年度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进位明显县”,脱贫成效省级考核连续5年获评“好等次”。

  每天直播2小时,日均销售300单。去年“双11”期间,中经优选抖音直播间,红安苕系列产品销售火爆。主播“王七亿”说,不少粉丝都是冲着“红安苕”品牌而来。

  苕,湖北方言对红薯的俗称。红安位于北纬31°黄金种植带上,产出的红薯皮薄肉红品质好。红安苕被评定为全国首个甘薯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能够成为网红产品,得益于“红安苕”品牌价值的提升。目前,红安共有60多件红安苕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56个红安苕产品商标、3个绿色食品标志,“红安苕”品牌价值高达40亿元。

  这也是当地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效的缩影。近年来,以红安苕为主的红安“1+5”特色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政策给力。研究出台《红安苕产业链实施方案》《红安县红苕产业奖补方案》《红安县蔬菜、花生、中药材、茶叶、油茶产业链实施方案》和《红安县2023年蔬菜、中药材、茶叶、油茶产业链奖补方案》,整合资金5000万元,用于“1+5”产业链政策奖补。每条产业链明确一名县级负责人牵头,组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全县从事以红安苕为主的“1+5”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市场主体1902家,为初级农产品原料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发力。加强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省农科院及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成红安苕组培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年产脱毒种苗3亿株以上,实现脱毒种苗全覆盖;开展红安苕种植地方标准制定,以及红安苕品种登记,让种苗合法化;发挥“湖北省薯芋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优势,开展红安苕营养理化分析和食品品鉴推介。创建红安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红安苕创新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8个,培养领军人才团队3个,研发红安苕各类产品120多个。全面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现场观摩与专家授课,培训专业技术骨干1万多人次。

  龙头聚力。研究制定《红安县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2021—2025年)》,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以将乡红(湖北)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成功申报红安苕产业链联合体,以老君眉茶场为龙头成功申报了茶叶产业联合体,重点扶持长青合作社和伟杰现代农业公司、老君眉茶场和金牛山合作社等一批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多龙头、强产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融合助力。坚持“三链同构、三专协同、三产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80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规上企业39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39.23亿元。老君眉、御品、明创、薯乐、润康等10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标准农产品直供示范基地。围绕大别山旅游公路、将军公园、共同缔造示范点,扩大红苕种植规模,实现景区——基地一线串珠,把红色文化、绿色康养、金色产业有机融合,唱响红安苕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广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营销模式,打造红安苕电商销售“明星网店”“红安苕网红”,打开销路、提高销量。加大红苕产地保鲜储藏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客、货、邮一体融合发展,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红安苕产品的全季节供应。

  2023年,以红安苕为主的“1+5”特色产业种植总面积达115万亩,总产86万吨,总产值突破80亿元。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红安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紧扣“三条线”,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腰包更“鼓”了。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五大机制”不断完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87户690人全部对接帮扶措施。

  全面落实大病专项救治,共完成30种大病专项救治3422人;坚持全面履约,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04044人,签约率100%;2023年度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就医的政策范围内费用经基本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倾斜救助后,报销比例达97.09%。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县学生总数79331人,无一辍学失学。

  选派97家县直单位共668名干部到13个乡镇全覆盖开展驻村帮扶。全县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6593元,同比增长1903元,增长12.95%,特色产业带动脱贫户的比率达99.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带动脱贫户的比率为99.2%。

  以供应链思维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引导市场主体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全县1092家红苕和野菊花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市场主体,联农带农12万户。

  发展订单农业。成立农发集团等乡村振兴平台公司,组织红苕种植市场主体与外地客商签订订单28单,总签约量达30.3万吨、金额13.6亿元,带动农户8.2万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依托龙头带动。依托瑞沣种植养殖合作社、湖北盛联光电,组织杏花乡以长山片区4个村,流转土地5000余亩,发展红苕、香菇等特色产业,带动230户群众“家门口”就业致富,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依托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与华润三九医药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合同,实行野菊花“四全”经营方式(全订单种植、全保护价收购、全仿生态种植、收购网点全覆盖),300多家市场主体订单种植红安野菊达到6.6万亩,1.6万余脱贫户每户平均增收过千元。

  发展光伏产业。管好用好光伏基地,在光伏发电帮扶项目中,自2017至2023年,已累计拨付收益4.12亿元,覆盖带动全县96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和全部脱贫户,村级收益80%用于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收入稳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185家,其中示范级别的有106家;在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录入864家家庭农场,其中示范级别的有110家。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会同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推进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023年申报成功30个村实施项目,项目资金共计1800万元,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到5万元。2023年全县39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全部超过10万元。

  强力化解村级债务。采取经营性债务剥离、不实死亡债务核销,落实减免政策、清收债权、发展集体经济、争取帮扶、债权人减免等方式进行村级债务化解,2023年11月全县村级债务化解进度达到100%,全部清零。

  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把乡村建设好,才能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红安打出“组合拳”,为村庄“提气增颜”,留住“最美乡愁”。

  科学规划。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挖掘特色资源,强化规划引领和运营管理,引导乡村分类发展,重点打造了2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因村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红色旅游、精品民宿等乡村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

  华家河镇入选全国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七里坪镇入选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拟命名名单。杏花乡百罗村、七里坪镇贡家河村、高桥镇王德湾村、二程镇西林村、觅儿寺镇尚古山村、上新集镇石古岭村6个村入围“2023年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城关镇七峰村、华家河镇祝楼村、杏花乡长兴村、七里坪镇袁英河村4个村入选湖北省2023年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名单,“忠诚八一”“英雄盐店河”“亮剑程河”“大爱长丰”4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加快建设,着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湖北样板”。

  整治环境。围绕“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补短板、创示范”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将每月26日确定为清洁乡村日,以村(社区)为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持续扎实开展卫生大清扫、环境大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195675人次,投入资金1000万余元,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853.28吨,清理村内沟渠近200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49吨,清扫乡村道路近3000公里,种植绿化树苗337100余株,清除村庄乱搭乱建1034处,清除违章广告破损、污损宣传标牌3238处。

  7200户农村户厕的建改工作全面完成,3处(235户)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一体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全面完工。

  党建引领。开展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建立44名县级干部包乡联村,97名县直部门“一把手”蹲点帮扶的责任体系。深化“个十百千万”工程,在全县打造1条以上基层党建示范带,组建10个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党委,因地制宜建设486个塆组“红星之家”,推进1万余名农村党员挂牌联户。全面推行组织设置、党员管理、村民自治、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五进塆组”党建工作模式,在中心塆组设立党小组1664个,推选党员中心户3268户,选聘“两长四员”15324名、“红管家”1728名,累计为群众办理业务7.5万件。

  深化共同缔造理念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推广塆组理事协商制、村民自治积分制、服务事项清单制、党员挂牌联户制“聚心四制”,探索建立“爱心食堂、爱心课堂、爱心超市、爱心工坊”,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难、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农村快递收发和物资采购难、农村闲置劳动力家门口增收难等难题。聚力打造“红色家风”观音阁、“绿色产业”小丰山、“绣活传承”龙王山等100个“党建+”示范村,建成36个村史馆、14个生活馆。

  2023年,红安县乡村旅游亮点纷呈:七里坪镇入围第五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推荐名单,熊家湾田园谷、红安亮剑博览园新晋国家3A景区;八一、盐店河村等5个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联合湖北红安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开展红色研学、发展红色经济,累计培训学员4.8万人;省文旅厅确定红安为2024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承办单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红安、走进红安、支持红安。(湖北日报)

网站首页 | 关于新澳门游戏|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科普知识| 发展起源| 联系新澳门游戏|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12-2024 新澳门·游戏(中国)官方入口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苏ICP备19042459号